4年前,毕业于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的刘宗栗怀揣着满腹的理论知识,寻求用武之地。来到矿山,那时的他,青涩积极。4年后,机电工程系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他成长为机电检修公司生产科工程组电气技术专业的佼佼者,获得公司2014年度“金牌工人”称号。当同事感慨他成长迅速时,他露出憨厚的笑容:“其实我挺笨的,想进步只能是比别人更勤奋一点。”
脑勤手勤迈出检修第一步
2011年7月,刘宗栗初来矿山,那时的研山铁矿和他一样也是刚刚起步。亲眼见证着各种大型设备日渐汇集在这片土地上,这个在书本上学理论,实训中搞电路的年轻人在心里暗自地立下了志愿。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如此繁多的电气设备弄熟摸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宗栗不放过每一次接触设备的机会,只要是老师傅带队下现场,十有八九都会有他的身影跟随其后。主动操作、认真观察,回来之后加以总结,将各种电气设备复杂多变的故障原因以及治理办法牢记于心,加之他坚实的理论基础,努力把在校学得的知识理论灵活应用,很快便摸出了一些门道。
2012年,研山铁矿选矿车间和尾矿车间的变频器风机故障频繁,导致备件紧张。刘宗栗找到作业长希望拿坏的风机打开研究一下。虽然刚刚度过实习期的他连电动机的内部结构长什么样都不是很清楚,但是硬是通过查资料、找老师傅询问,花了一上午时间把问题揪了出来。扫膛,重点是长期不能加油轴承都磨坏了。问题虽然找到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没有轴承。于是他拿着拆下来的旧轴承到外边去淘一淘。由于轴承型号特殊找了好多家五金店都无功而返,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让他在一家极为偏僻的店里找到了型号相符的轴承,他迫不及待赶回车间安装试验,风机居然真的好了。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的电气设备维修,不仅让自己尝到了勤学苦练的甜头,增强了自信心,还为变频器风机损坏率高这一问题找到一条检修维护的出路。
在之后的检修中,刘宗栗带头逐个对变频风机轴承进行了加油或更换,为公司节约了不小的成本。刘宗栗也因此成为了班组成员争相学习的榜样,“肯钻研,勇于尝试,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上来,刘宗栗可以说是我们作业区第一个迈出这一步的新员工”,当时担任研山铁矿选厂电工作业长的赵江由衷地称赞道。
奇思妙想练就扎实技术
在此后的学习工作当中,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各项设备驾轻就熟的刘宗栗越战越勇,对设备改造怀有极大兴趣的他总是会和老师傅进行探讨,一个个奇思妙想就这样迸发而出。那是刘宗栗投身矿山的第二个年头,善于思考的他大胆的提出了将浮选前
此后刘宗栗还相继发起并带头组织进行了研山铁矿浮选机配电柜改造,选矿车间三号同步电机旋转励磁电机风扇改造,过滤机变频器防尘改造等多项工作。几经寒暑,刘宗栗一步步走过,把心思全部投入到他热衷的事业上,从来没有松懈过。2012年他获得了研山铁矿维修电工技术比武第一名,公司技术标兵称号。然而每一年的成绩他都不是很满意,总会为自己找出不足之处,他说:“技术比武之外还有更大的空间,想成为一个各方面都合格的技术能手,我还差很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3年,对刘宗栗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刘宗栗前往承德柏泉铁矿参加了新碎矿电气自动化的施工建设,第一次从维修电工转为施工电工。
“承德的冬天比唐山冷很多,我们住在山上,条件很艰苦,连用水都是问题。记得那时我们每天早晨都会去山下取水,没有水管我们就用角铁做导流槽往桶里灌水,灌完一桶水手也就冻僵了。”除了生活上的艰难,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也渐渐浮出水面,由于前期现场不能进行电气施工,而且刘宗栗是对于施工方面的好多细节都不懂,所以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会拿着电气施工图和土建图纸做比对,不懂的地方就找人寻问,宁可不睡觉也要为即将到来的施工安装做好准备。
他接到的第一个独立任务是接中破碎顶层的大电机。一台电机接两根直径
那段时间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半年的时间刘宗栗只回了三次家,总共算起来也不到一周的时间。柏泉工程结束之后,刘宗栗便又启程回到矿山为新一年度的技术比武做准备,他想借此证明这半年的苦没有白吃。在PLC变频的实操考试中,刘宗栗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编程作业,可到最后一步电机却怎么也启动不了,他没有慌,这种问题他已经不止一次的处理过,经过他认真的梳理,不出所料,那个错误的参数被他找到了,运行程序启动电机刘宗栗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成为此次比武中唯一一名完成该项目全部操作过程的考生。最终,刘宗栗凭借着工程建设中得来的实战经验和冷静的头脑一举拿下研山铁矿维修电工技术比武第一名并荣获公司金牌工人称号。
人物点评:磨砺和坎坷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然而刘宗栗却将这些当做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阶梯。伟德体育手机版是他放飞梦想的平台,他用勤奋来印证人生的价值,也用实际行动再一次证实了那个真理,成功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