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新闻
黄润秋:“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目标分解到地方并落实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9月25日表示,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排放强度与总量双控,将“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目标分解到地方并加以落实。
在北京市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等今天联合举办的“2021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黄润秋在致辞中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变革,对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强考核评估,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同时,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产业优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煤电能源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区等开展规划环评影响跟踪评价,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区域削减措施,重点区域新建耗煤项目严格按规定采取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措施,推进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散煤替代,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能源、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
黄润秋强调,降低碳排放是一举多得的事,有利于倒逼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实现降碳与减污协同增效。
黄润秋说,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应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按照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高碳的能源结构和高耗能、高碳的产业结构问题。”黄润秋说,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与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双赢的必然选择。
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系统谋划减污降碳路径,加快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顶层设计和政策措施,强化区域协同、任务协同、机制协同,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工作格局。
近期各国新建钢厂和扩产情况汇总
今年以来,各国为了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力推行基础设施建设。钢铁作为基础材料,供不应求,持续涨价,这也刺激了各国新建钢厂和扩大原有钢厂规模。经不完全统计,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小编对近期各国新建钢厂和扩产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具体情况如下:
宝钢股份将在沙特新建一座世界一流的钢厂
9月7日,宝钢股份与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沙特阿美(Aramco)以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协商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合作建设一座世界一流的全流程厚板工厂。项目主要包括一座全流程厚板厂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定位于生产高端厚板产品。
中铁十九局国际公司在玻利维亚承建一座钢厂
当地时间9月1日清晨,中铁十九局国际公司玻利维亚穆通综合钢厂项目全场公辅及道路工程启动仪式在项目现场举行。
玻利维亚穆通钢厂项目位于多民族玻利维亚国圣克鲁斯省苏亚雷斯市(港)穆通镇,项目总投资额约5.46亿美元,年产值19.4万吨棒材及线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玻利维亚建国以来,国内首个且最大的全流程炼钢厂。
美国钢铁公司拟斥资30亿美元建一新钢厂
美国东部时间9月16日,美国钢铁公司(U.S.SteelCorp.)宣布将斥资约30亿美元新建一座钢铁厂。
据悉,正筹备中的这家钢铁厂将结合两台最先进的电弧炉(EAF),主要使用废钢,较传统以煤为原料的综合发电厂更节能。美国钢铁公司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建设,并在2024年开始投产。
美国钢铁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新钢铁厂预计将生产300万吨扁钢产品,这是公司实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20%目标的一部分。
德国西马克在喀麦隆建成现代化钢厂
9月15日,“投资喀麦隆”网站报道,德国西马克SMS集团在喀乃至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资建成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钢铁厂——喀钢铁公司第四期项目(PROMETAL-4)。
据悉,PROMETAL第四期项目共投入400亿西非法郎,投产后将使喀钢铁公司年产量从目前的20万吨提升至30万吨,产品种类也将进一步丰富,包括工字钢、角钢、板材及盘条,从此喀可自主生产钉子、螺丝钉等建筑用品,替代50%的建筑用钢铁产品进口,无需再从北非两家钢铁厂进口。
缅甸、俄罗斯联建钢厂项目计划重启
近日,缅甸掸邦南部东枝市辖区已停工4余年的2号钢铁厂项目(PANGPET)计划重启。缅甸工业部称,如该2号钢铁厂项目完工并投产,每年将能生产20万吨生铁。
塔塔钢铁计划在哈里亚纳邦新建钢厂
根据哈里亚纳邦首席部长办公室的推文,钢铁巨头塔塔钢铁印度公司与哈里亚纳邦首席部长ManoharlalKhattar举行会议商议在该邦设立一个价值450亿卢比的炼钢厂。建成后,钢厂可能会为500人提供直接工作岗位,为5000人提供间接工作岗位。
博思格扩大美国东部电炉钢厂产能
据海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钢铁制造商博思格钢铁公司(Bluescope)有可能会在美国东部新建一个新的钢铁涂装设施。
据该公司称,美国的高资产价格促使博思格转向设施的新建,而非买入现有设施。
博思格在俄亥俄州三角洲经营着一家230万短吨/年的电弧炉(EAF)北极星(NorthStar)钢厂,目前该厂正在进行93.7万短吨/年的电弧炉扩建。
三大煤炭主产地为煤矿增产“开绿灯”
近日,内蒙古、山西、陕西持续加大保供力度,对增产保供煤矿“开绿灯”。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10月7日发布《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要求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核增产能将超9800万吨/年。72处煤矿有7处为央企煤矿,其余非央企煤矿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参照相关要求办理各项手续,预计在10月底前获得批复。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增产措施是临时的,相关煤矿可按照核增后的年产能按月平均分配组织生产,但相关煤矿可按照核增手续进行申请,获得批复后,将转为永久产能。
山西省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将51座今年1至8月已完成全年产量的煤矿列入保供煤矿,四季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组织正常生产。另外,将山西今年拟核增产能的98座煤矿列入保供煤矿名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四季度可按照拟核增产能组织生产。51座煤矿四季度产量预计增加2065万吨。98座拟核增产能煤矿净增产能将达5530万吨/年,四季度增加产量预计达802.5万吨。
陕西榆林相关部门也发出通知,明确了榆林有2662万吨的煤炭中长期保供任务,涉及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4个重点产煤县区。
榆林有关方面要求,纳入保供范围的煤炭企业,要严格落实国家保供稳价政策要求,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增产保供,全力保障发电、供热用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保供任务,一经发现,将采取通报、纳入失信企业名单、不予核增产能等惩戒措施。
内蒙古鄂尔多斯最新的煤炭生产数据显示,进入10月,当地煤矿日产量始终维持在209万吨以上,个别天数达220万吨,与前几个月不足180万吨的日生产水平相比,增产势头明显。
福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落户青拓
据青山实业消息,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闽工信函科技〔2021〕459号”文件,正式认定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福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这是整个福建省认定通过的第二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青拓集团从此拥有了“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福建省高性能氮合金化不锈钢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和“福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2021)等三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福建省不锈钢产业创新中心是集福建省不锈钢生产链企业、国内知名高校、研发机构、不锈钢相关行业组织于一体的“产、学、研”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新中心将聚焦高性能氮合金化奥氏体不锈钢和先进高强度不锈钢等产品及其制造技术开展研究,以提升福建省乃至中国不锈钢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不锈钢品种从跟随模仿到引领创新的巨大转变。
科研人员研发镁合金抗腐蚀新工艺
据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网站报道,西伯利亚分院强电研究所、托木斯克科学中心科研人员与米兰理工大学合作,利用电子束对镁合金表面进行处理,能将镁合金耐腐蚀性提升数倍。研究成果发表在《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杂志上。
根据科研人员介绍,镁合金在航天和交通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其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较差。例如使用比较广泛的镁铝合金,含有90%的镁、6%—8%的铝和其他金属元素。合金的结构呈异质状,表面可检测到金属间相,容易受到外部腐蚀影响。科研人员采用不同辐照模式对不同等级的镁合金进行电子束加工,在电子束照射下,合金表面最表层开始融化,金属间相发生溶解,合金表面产生铝富集模式,其强度和耐腐蚀性显著提高。经过反复实验研究,科研人员总结出电子束辐照最佳模式。
三、市场观察
专家观点:铁矿石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10月8日,62%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达到125.05美元/吨,单日大幅上涨7.25美元/吨。自9月21日创下今年以来新低值94美元/吨后,铁矿石价格已经多日上涨,累计上涨幅度达到31.05美元/吨。在四季度钢铁对铁矿石需求不断下滑的大背景下,这一轮的铁矿石价格反弹显然超出业内预期。铁矿石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么?未来走势又将如何?
粗钢减产动真格 压产预期不断增强
显然,此次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均超过市场预期。实际上,铁矿石价格自今年5月中旬创下超过23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后,就已开始大幅下跌,截至9月21日已经“腰斩”。这里面很大原因是粗钢产量压减对铁矿石需求的实际减少以及基于供需双方对第三、四季度粗钢产量大幅下降的预期。自7月份以来,各地开始出台限产政策对钢铁企业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压产。下半年开始,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同比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是必然事件。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铁矿石价格反弹一方面是部分钢厂国庆节前补库加大采购量所致,另一方面不排除有资本市场的干扰因素,但铁矿石价格上涨明显缺乏基本面支撑,短暂反弹后会继续回跌。
近2个月的相关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8月份,全国生产粗钢8324.0万吨,同比下降13.20%;生产生铁7153.0万吨,同比下降11.10%。8月份粗钢和生铁产量同比均实现2位数的下滑。粗钢和生铁产量的下滑实际上从7月份的数据已经体现出来。7月份,全国粗钢产量8679.0万吨、同比下降8.40%;生铁产量7285.0万吨,同比下降8.90%。从8月份和7月份的数据对比来看,钢铁企业限产力度显然在进一步加强。事实上,7月份以来,山东、江苏、河北、江西、辽宁等多地相继发布钢铁企业限产文件,均明确要求今年粗钢产量与2020年相比只减不增,随后各地方多数钢铁企业开始进行有序停限产。其中产钢第一大省河北省明确今年粗钢产量下降2171万吨,同比下降8.8%。
累计来看,1-8月份,全国生产粗钢7.33亿吨,同比增长5.30%,若要实现今年粗钢产量不增加的目标,接下来几个月粗钢产量将出现“紧急刹车”,9-12月份每个月粗钢产量平均同比降幅超过10%以上才能保障全年减产目标的实现。
行动上,除地方政府对各个钢铁企业制定的压减目标和方案,国家层面也对今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进行了部署。9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重点区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征求意见稿)》又再次重申,环保绩效评级A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废钢短流程炼钢企业自主采取减排措施,但须确保秋冬季期间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其他企业根据不同环保绩效评级和目标任务执行差异化错峰生产比例,环保绩效评级越低错峰生产比例越高;各城市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要按具体高炉设备停产为基础。限产实施范围也在往年的“2+26”重点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的基础上扩展到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东东、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
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产业政策到具体方案执行层面,已经织密钢铁限产大网,确保完成全年粗钢限产目标。
第四季度进口铁矿石价格不具备上涨基础
9月21日的94美元/吨会是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谷底么?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铁矿石价格与今年最高点相比已经“腰斩”,但还没有“跌到位”。预计随着粗钢限产叠加地方政府能耗双控措施的实施,钢铁减产实质力度会超过预期,铁矿石价格目前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基础,进入第四季度甚至会有所回调。
在需求下降的确定性下,进口铁矿石价格会跌到什么位置?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来看。
从成本来看,202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80%以上来源于四大矿山。先分析成本较低的四大矿山,目前四大矿山的离岸成本约在18美元/吨~25美元/吨之间,加上当前的海运费等,进口铁矿石当前价格可以远远覆盖四大矿山的成本。从今年上半年四大矿山披露的财务业绩也可以看出,四大矿山的利润率和净利润均创出其历史最好水平。四大矿山上半年累计生产铁矿石5.41亿吨,实现净利润406.54亿美元,毛利率超过60%。
不得不指出,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和巴西到中国的海运费价格已经翻番。连续暴涨的海运费已经越来越成为进口铁矿石综合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海运费价格已经持续保持历史高位运行,继续进一步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
除了四大矿山外,我国的铁矿石来源还包括非主流矿山以及国内矿山。据中国矿山企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进口矿到钢厂平均成本约725元/吨,2019年钢厂实际采购62%粉矿平均到厂成本755元/吨。再考虑和国内矿品位价差10美元/吨,远高于国内矿平均到厂成本550元/吨。综合看,中国矿山企业协会认为,只要进口矿平均到岸价格不低于60美元/吨,国内矿山就能够正常运行。
从产量历史趋势来看,我们将今年下半年的粗钢产量与2020年以及2019年进行对比,并假设2021年的9月、10月、11月和12月份粗钢同比下降幅度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2021年后4个月粗钢产量与2019年产量相当,但均大幅低于2020年后4个月的粗钢产量。
从库存来看,目前进口铁矿石库存高于2019年同期,也远高于2020年同期的库存值,且铁矿石压港船只超过200条,隐性库存或超3000万吨。从2019年后4个月的铁矿石价格数据走势来看,铁矿石价格约在78美元/吨~100美元/吨,且库存相对保持平稳,基本维持在1.2亿吨~1.3亿吨。与2019年相比,当前进口铁矿石库存处于高位,在严格限产下,粗钢产量将低于或与2019年后几个月接近,对铁矿石需求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将有所下降。
此外,金融资本的过度炒作也会对铁矿石短期价格走势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随着中央对25家金融单位第八轮巡视工作的开展,国家相关机构加强了对金融资本炒作大宗商品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日前,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严禁利用银行保险资金违规参与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投机炒作。银保监会将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严查银行保险资金被挪用于投机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第四季度,在强监管下,相关金融资本参与投机炒作抬高进口铁矿石价格的机会也大大降低。
综合来看,第四季度进口铁矿石价格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基础,甚至有较大机会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