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省属职业院校,各项目承担单位: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2017—2020年)》(教师〔2016〕10号)有关要求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河北省政府采购管理规定,结合河北省实际,我厅规划并遴选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8年度国家级培训项目及承担单位,现就做好河北省2018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任务
我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8年度国家级培训项目共设九大项目类别68个项目,包括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卓越校长专题研修、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教师企业实践、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紧缺领域专业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项目,计划培训人数为2615人,其中:中职1601人,高职1014人。
经政府集中采购招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及公示等程序,确定2018年度项目承担单位为40家(见附件1)。
二、培训对象及内容
(一)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项目。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高级职称、主持过市级及以上科研教改课题(项目)、参加或指导过地市级及以上技能比赛并获奖的教师。采取集中面授、返岗实践、集中面授的工学交替式培训方式。培训重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团队组织与引导、教研科研方法、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等内容。培训时长为4周(160学时)。
(二)“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培训对象为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上的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采取集中面授、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网络研修学时比例不超过30%。培训重点包括技术技能实训、专业教学法应用与实践、课程开发技术与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培训时长为4周(160学时)。
(三)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训对象为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5年以下,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青年教师。项目承担单位需要遴选对应专业的教学名师担任导师,采取“师带徒”、“一对一”模式。重点开展备课、说课、教学演练,进行评课、研课、磨课训练,参与教科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时长为8周(320学时)。
(四)卓越校长专题研修。培训对象为中、高职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示范(骨干)学校的正副职校长。采取集中面授、名校观摩、“影子”培训、专题研修等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帮助校长更新办学治校理念,掌握学校治理方法,改革学校管理制度,提升校长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项目分为中职新任校长、中职骨干校长、高职骨干校长3个班。培训时长分别为2周(80学时)。
(五)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以开设中高职人才接续培养专业的国家级(省级)中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创建“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培训内容:重点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接续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及数字化资源研发,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与演练、教研科研项目交流与合作。
本项目为三年建设项目,是2017年项目的延续,由于石家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张家口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本次政府集中采购招标工作中未能入围,故停止以上4所学校承担名师工作室后续资金拨付,项目可由承担单位自筹资金继续进行。其余14个名师工作室建设资金依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河北省2017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项目的通知(冀教职成函〔2018〕15号)》继续拨付,项目继续进行。
(六)紧缺领域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项目。培训对象:面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传统(民族)技艺等紧缺专业,遴选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牵头,组织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名师、兼职教师领衔,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建立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培训内容:重点开展新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传统(民族)技艺传承、实习实训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培训方式:采取师徒传承和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
本项目为三年建设项目,是2017年项目的延续,由于蔚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在本次政府集中采购招标工作中未能入围,故停止以上2所学校承担紧缺领域技艺技能创新平台后续资金拨付,项目可由承担单位自筹资金继续进行。其余8个紧缺领域创新平台建设资金依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河北省2017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项目的通知(冀教职成函〔2018〕15号)》继续拨付,项目继续进行。
(七)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项目。培训对象为基地建设与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采取集中面授、网络研修、课题研究等形式。重点开展培训需求诊断技术、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课程与数学化资源开发、师资培训管理平台的操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与评价等。培训项目分为基地建设与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2个班,培训时长分别为6天(40学时)。
(八)教师企业实践。选派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采取考察观摩、技能培训、跟岗实习、顶岗实践、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等形式。重点学习掌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能应用、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等内容。培训时长为4周(160学时)。
(九)创新项目。
1.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聘请德国专家来华讲学,采取理论讲授、院校企业实地参观调研的形式。培训重点:以教学项目开发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整体构建;学习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诊断技术;智能制造与发展趋势下的学校发展与质量保障等。项目分为中职骨干教师、中职校长、高职骨干教师3个班,培训时长分别为2周(80学时)。
2.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及教法培训。培训对象为中职学校从事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培训内容:课程设计、开发、教法及效果评价等。培训时长为2周(80学时)。
3.中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教师。培训内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评估、辅导。培训时长为2周(80学时)。
4.中职职业指导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培训内容: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时长为2周(80学时)。
5.雄安新区送培到校创新项目。培训对象为安新县职教中心从事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培训内容: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时长为10天(80学时)。培训团队赴安新县职教中心开展培训。
6.威县职教中心送培到校扶贫创新项目。培训对象为威县职教中心从事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培训内容: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时长为10天(80学时)。
7.高职教务(教学)处长培训。培训对象为高职院校教务(教学)处长。培训内容:新形势下高职教务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运行机制。培训时长为2周(80学时)。
8.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培训内容:创造力提升、创新创业指导等。培训时长为2周(80学时)。
三、培训经费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项目培训经费由中央奖补专项资金支持,主要用于补助教师培训(企业实践)期间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师资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设备租赁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等。参训学员往返交通费等由所在单位承担。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遵循《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教师厅[2017]3号)以及河北省相关规定,严格经费支出,确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弥补其他资金缺口,不得以管理费等名义截留、挪用。省教育厅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项目实施情况、经费使用及绩效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四、工作程序
(一)提交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承担单位要在开班前一周将项目实施方案、开班通知提交至省项目办邮箱。拟定的培训时间应在2019年3月8日至2019年8月31日之间,并严格遵照附件2、附件3中规定的培训天数及学时数。
(二)发布编班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要在3月20前登录教育部师资培训管理系统,按要求完成编班工作。(有关平台操作见附件5)
(三)学员报名。学员登录师资培训管理系统注册报名,
集中报名时间为3月20日-31日。
(四)报名审核。市教育行政部门、省项目办在师资培训管理系统集中审核学员报名工作时间为3月20日-31日。
(五)参训人员备案。开班前一周,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学员报名信息通知学员按时参训,学员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需所在单位向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换人参训,并将换人情况上报省项目办。
五、工作要求
项目实施过程应严格遵循《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制度》(冀教职成函[2018]10号)。
(一)保证培训质量与服务。项目承担单位要深入职业院校,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进行诊断分析,准确把握教师培训需求,科学研制项目实施方案,设定培训主题与目标,优选培训课程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确保培训针对性。落实必要的设施设备、人员、经费等条件,做好后勤保障,高质量实施项目任务。
(二)组织好参训人员。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学员的组织报名工作,依照附件2、附件3的名额分配表,积极做好学员选派、参训资格审核等工作。省属职业院校应指定师资培训管理员完成本校学员的组织报名及审核工作。
(三)加强激励。职业院校要制定激励政策,引导支持校长和教师参加培训,把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等培训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与本校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切实带动学校教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四)遵守规章制度。参训学员应在规定时间完成网上报名工作,按时参训,自觉遵守各项目承担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学以致用、推进培训成果转化,有效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我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规划和组织实施由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
联系人:刘 冬 0311-80787930 13739743000
邓一平 0311-80787937 15032637611
邮箱:hbzjszpx@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河北师范大学
附件: 1.河北省2018年度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任务表
2.河北省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名额分配表
3.河北省2018年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名额分配表
4.河北省职业院校2018年度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项目国家级培训名额分配表
5.教育部师资培训管理系统平台操作说明
河北省教育厅
2018年2月28日